玉皇大帝,又稱玉皇上帝、天公祖,是道教與華人民間信仰中地位最高的天神之一。近年卻有「玉皇有任期」、「玉皇大帝已經換人」的傳言在網路流傳,甚至指稱第十八代玉皇為關聖帝君,第十九代則由鄭成功接任,引發信徒熱議。但玉皇大帝真的幾年換一次嗎?神明真有任期制度?本文將從道教經典、民間信仰與扶鸞文化三個層面,一一解答。

玉皇大帝是誰?道教中的地位與來源

根據《高上玉皇本行集經》記載,玉皇上帝原是光嚴淨樂國的太子,自幼仁慈聰慧,捨國修道,歷經三千二百劫才成為「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」。玉皇掌管天、地、人三界,統領諸神,是道教中地位僅次於三清的至尊。其誕辰為農曆正月初九,俗稱「天公生」,全台各地均有隆重祭典。

「玉皇換位說」從哪裡來?

「玉皇換人當」的說法,源自民國初年出版的扶鸞善書《洞冥寶記》,書中記載關聖帝君(玄靈高上帝)接任玉皇之位,並預告第十九代將由鄭成功(玄皇高上帝)接任。此外,台灣的鸞堂文獻《瑤池聖誌》也記錄類似說法。這類文獻多由民間信眾透過扶鸞儀式降筆書寫,不見於正統《道藏》或《萬曆續道藏》等道教正典。

道教認為玉皇大帝會換人嗎?

正統道教中,玉皇上帝是永恆神位,並非任期制度。祂象徵「天」,即宇宙萬物的主宰,無始無終、無形無象,代表最高天命與自然秩序。因此,道教經典從未記載玉皇「退位」或由他神取代的內容。信仰中設香爐奉「天」,正是強調其無形而至高。

那為什麼會有換人的說法?

民間信仰自由多元,部分鸞堂或扶鸞體系以「提升神明地位」為目的,透過故事敘述建構神明晉升體系。類似現象也常見於王爺信仰中的「代天巡狩」、或基層神明被封為正神的儀式。雖有信徒相信此說,但並未被主流信仰與道教教義所接受。

「國姓爺當玉皇」是否合理?

根據2024年流傳說法,第十九代玉皇將由鄭成功接任,並尊號為玄皇高上帝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這些說法僅見於扶鸞系統文獻,無歷史典籍佐證。且鄭成功雖具高歷史地位,在正統道教神譜中並無與玉皇相當的神格。

總結:玉皇大帝沒有任期,神明不可任意「換屆」

「玉皇幾年換一次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——玉皇不換人。無論是從道教神格系統、歷代信仰經典,還是信仰象徵意義來看,玉皇上帝代表的是天道與宇宙秩序,是無可替代、無從更動的至高主神。傳聞雖新奇,但面對信仰仍應保持敬慎之心。

信仰體系對玉皇是否能換人代表文獻
正統道教不能換,神位永恆《道藏》《玉皇本行集經》
鸞堂/扶鸞信仰可以換,由老母主導《洞冥寶記》《瑤池聖誌》
民間一般信仰多半仍信奉原始玉皇地方廟誌、祭祀習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