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爺八爺,俗稱謝范將軍,是台灣與華人世界廣為敬奉的陰間神將,常見於城隍爺座下擔任捉拿惡鬼、押解亡魂的角色。這兩位神明的傳說版本眾多,但最流傳最廣的,莫過於他們因為守信義氣而犧牲性命的感人故事。

最流行版本:橋下之約,信義成神

傳說七爺謝必安與八爺范無救自幼情同手足,長大後一起在衙門擔任差役。某日兩人相約在橋下碰面,準備辦事,途中忽然天降暴雨,謝必安為了拿傘返回家中,並答應馬上趕回。范無救則留在橋下等待,雨勢越來越大,溪水暴漲,但范無救為了不失信於兄弟,堅持不離去,最終因身材矮小,被洪水淹沒。

當謝必安趕至時,只見水退石出,卻不見范的身影。他悲痛欲絕,知道范已遇難,決定以死殉情。因身材高大,投水不成,於是選擇在橋邊大樹上吊自盡。玉皇大帝深受感動,封二人為陰司正神,自此成為陰間捉鬼押魂的謝將軍與范將軍。

其他傳說版本

  • 守城烈士說:謝范二人原為唐代守城將領,在安祿山之亂中殉國,死後成神。
  • 牢獄情誼說:范八爺因感謝七爺孝行,違規放其返家探母,最終雙雙因信義而死。
  • 押犯失誤說:二人為衙門差役,因押解犯人失誤而殉職,後世為表彰責任感而封神。

神格與民間角色演化

由於其信義故事深入人心,七爺八爺不僅被視為陰差角色,也成為民間守護平安與正義的象徵。七爺身穿白袍、身材高瘦、紅舌外吐,象徵忠誠與守諾;八爺黑面矮胖,怒目圓睜,象徵果斷與執法。他們在廟會中常以大神將造型出巡,是遶境隊伍中的開路先鋒,也象徵著「驅邪避煞、賞善罰惡」。

如今,七爺八爺的故事不只是傳說,更是台灣民間信仰中珍貴的文化資產,提醒著人們——信義,是比生命還重要的承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