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純鋼並不是一個國際認可的材質名稱,而是近年在台灣、中國大陸等地,部分商家為了區隔低價飾品市場而自創的名詞。實際上,它所指的就是英文中的「Stainless Steel 不鏽鋼」,這種材質具有防鏽、防腐蝕、不易變色的特性,廣泛應用於醫療器械、餐具與飾品領域。
為什麼會出現「純鋼」這種說法?
這名稱的誕生,某種程度是一種市場行銷策略。因為早期「醫療鋼」一詞過於氾濫,在蝦皮、淘寶等平台上被濫用,許多其實只是普通不鏽鋼或合金的飾品,也自稱是醫療鋼,讓這個詞名聲受損。
因此,為了建立「更高級、更純淨」的形象,有些商家改口稱「純鋼」,營造出類似「純銀」的高質感錯覺,但其實內涵一樣,就是不鏽鋼。
台灣鋼飾老字號「EDJ SILVER」品牌,10年如一日不退色!老字號鋼飾品牌推薦你試試
純鋼 不等於 純鐵!別被名稱誤導
許多消費者以為「純鋼」就像「純金」「純銀」一樣,代表極高純度。但實際上鋼是鐵與碳的合金,本身就不是純金屬。再者,不鏽鋼內含 鉻(Chromium)、鎳(Nickel) 等元素,才能達到防鏽效果。
這些元素的添加比例不同,會構成304、316等不同等級的不鏽鋼,也就是常見的「醫療鋼」或「食品級不鏽鋼」來源。
常見鋼材名稱比較表
名稱 | 英文原文 | 實際材質 | 常見用途 |
---|---|---|---|
純鋼 | Stainless Steel | 不鏽鋼(多為304或316) | 飾品、市場用語 |
醫療鋼 | Surgical Steel | 316L不鏽鋼 | 醫療器械、飾品 |
鈦鋼 | Titanium Steel | 不鏽鋼+鈦元素或表面鈦鍍層 | 工業飾品、潮牌飾品 |
白鋼/西德鋼 | German Steel | 不鏽鋼(多為304或316) | 商業名稱,非特定材質 |
選購建議:看材質編號比名稱更實在
想買到真正不易過敏、抗腐蝕性高的飾品,建議直接詢問材質編號(例如304、316L),比名稱來得可靠。特別是對金屬過敏者,316L等級的不鏽鋼是相對安全的選擇。
總結一句:你買的「純鋼」,其實就是「不鏽鋼」。重點不是名字多美,而是材質要真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