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購買黃金飾品或投資金條時,經常會看到「純金」、「足金」、「千足金」、「萬足金」等名詞,這些名稱看似相近,實際上卻有不同的含金量與標示標準。本文將帶你快速了解它們的差異,幫助你在選購時更加明確。

足金999是什麼?

「足金999」是指含金量達到99.9%的黃金,這是台灣常見的金飾標準之一,也稱為「千足金」。由於黃金純度高,因此質地較軟,適合製作純金飾品或金條投資。

純金、千足金、足金、萬足金這些名詞有何不同?

名稱含金量標示方式常見用途
純金約99%以上999或9999飾品、投資金條
足金99.0%以上999飾品
千足金99.9%999飾品、金條
萬足金99.99%9999高純度金條

金條、金幣、金飾品都會有這些標示,意味著含金量。

為什麼台灣有這麼多稱呼阿.... 一頭霧水!

這個問題超多人有疑問的!簡單來說,台灣會有「純金、千足金、足金、萬足金」這麼多名稱,其實跟歷史習慣、行銷手法和含金量標示標準有關,讓我來快速解釋一下原因:

  • 早期標準與中國影響

    台灣早年在金飾命名上受到中國習慣影響,比如「千足金」這個名詞就是從中國傳過來的,代表含金量99.9%。台灣沿用這些名詞是因為市場認同度高,也方便消費者理解。

  • 行銷操作,讓名字看起來「很純」

    「萬足金」這個名詞其實是行銷概念,強調含金量99.99%,看起來比「千足金」更高級。雖然兩者只差0.09%,但名稱一變,價值感覺就不同。這種名稱讓商家在推廣產品時更具賣點。

  • 法律與標準不同步

    台灣的法律規定黃金商品只要含金量達99%以上,就能稱作「純金」或「足金」。但市面上仍會使用「千足金」或「萬足金」來區分更高純度,這種民間習慣與官方定義並行的現象,也讓名詞變多。

  • 消費者愛比較,名稱多方便選擇

    台灣消費者在意 CP 值,也會比較「這是足金還是千足金?」所以業者就乾脆標得清楚,讓大家知道差異,有助於做決策。

這些名稱其實很多是從中國傳過來的行銷名詞,再加上台灣消費者對金飾的重視,讓這些稱呼一直被沿用下來。雖然名稱多,但最重要還是看含金量啦!

足金可以回收賣嗎?

足金是可以回收出售的,回收價格會依照當日金價與純度而有所不同。建議在出售前先詢問多家金飾店或回收業者,確保獲得合理價格。另外,若有購買憑證或原包裝,可能有助於回收價格的判定。

結論

認識純金、千足金、足金與萬足金的差異,有助於你做出更明智的購買與投資決策。未來選購黃金時,不妨留意標示的純度與用途,挑選最適合自己的金品種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