密宗,又稱「密乘」或「金剛乘」,是藏傳佛教的主要修行體系,其內部分為數個不同的教派,各自擁有獨特的法脈傳承與修行方式。那麼,密宗究竟有幾個派別?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藏傳佛教密宗的四大教派,以及它們的歷史淵源與實修重點。
密宗的四大派別簡介
藏傳佛教密宗主要分為以下四大教派:
- 寧瑪派(紅教):為最古老的藏傳佛教派別,主張早期從印度傳入西藏的「舊譯密法」。寧瑪派強調「大圓滿法」(Dzogchen),注重直接證悟心性。
- 噶舉派(白教):重視口耳傳承(師徒傳承),以「大手印法」(Mahamudra)為核心修行,注重實修與禪定。著名分支有達龍噶舉、噶瑪噶舉等。
- 薩迦派(花教):強調嚴密的戒律與教理學習,以「道果法」為主要修行法門,融合顯密雙修。薩迦派在歷史上曾掌控西藏政權。
- 格魯派(黃教):由宗喀巴大師創立,主張嚴謹學習經典與清淨戒律,融合密法修持。達賴喇嘛即屬格魯派,該派在藏區影響深遠。
四大派別的修行特色
- 寧瑪派:推崇「伏藏文化」,即在特定時機發掘過去祖師隱藏的密法,重視心性開悟。
- 噶舉派:著重「四加行」與「六法瑜伽」,強調從基礎到高階的修行實踐。
- 薩迦派:講求理論與實修並重,強調「道果法」的次第修持與法理嚴謹。
- 格魯派:結合「顯教次第」與「密法實修」,提倡持戒清淨與深入經藏。
密宗派別的異同
雖然四大教派在修行法門與組織制度上有所不同,但核心教義皆依循釋迦牟尼佛所傳佛法。各派均重視上師傳承、本尊觀修與密法儀軌,並以證得佛果為終極目標。
結語
密宗主要分為寧瑪、噶舉、薩迦、格魯四大派,各派在歷史發展與實修風格上各具特色。了解密宗派別的多樣性,有助於更全面掌握藏傳佛教的深厚文化與宗教底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