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古代玉器的世界裡,玉石不只是裝飾品,更是禮儀、信仰與階級的象徵。「古玉種類」依照用途、外型與朝代可分成多種型制與風格,無論是高古玉還是明清古玉,每一種都有其獨特的歷史意義與工藝價值。
古玉種類如何分類?
古玉的分類方式主要有三種:
- 按用途分:如禮器、佩飾、兵器、日常器物等。
- 按外型(型制)分:如玉璧、玉琮、玉珮、玉鉞等。
- 按年代文化分:如良渚文化、紅山文化、商代、周代等。
常見古玉種類與代表型制
玉器名稱 | 主要功能 | 特色描述 |
---|---|---|
玉璧 | 祭天、禮器 | 扁平圓盤中空,象徵天地,常用於祭祀 |
玉琮 | 祭地、宗教用具 | 外方內圓,上刻神人獸面紋,是高古玉經典代表 |
玉珮 | 佩戴、裝飾 | 形狀多變,常見龍形、鳳形等,為貴族身分象徵 |
玉鉞 | 權力象徵、兵器 | 斧頭狀玉器,不作實戰用途,常用於象徵軍權 |
玉璜 | 佩飾、禮器 | 半月形或弧形玉器,常見於周代貴族佩戴 |
玉管/玉珠 | 服飾飾品 | 中空圓筒形或圓珠狀,可串聯成項鍊或腰飾 |
高古玉型制與文化特徵
高古玉主要出現在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,其型制常見於良渚文化與紅山文化。以下為常見特色:
- 良渚文化:玉琮、玉璧大量出土,雕工以神面獸紋為主。
- 紅山文化:以玉龍、C形玉豬龍、玉鳳最具代表性,造型抽象神秘。
- 商周時代:開始出現規格制度,玉器用途與等級更加明確。
若以收藏角度來看,選擇古玉時除了考慮種類與型制,也需注意真偽鑑定、風化沁色與雕工痕跡。懂得分類,是走入古玉世界的第一步。